Exness开户

M1增速为何上行较快

Exness

首先 ,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了4.2万亿元 ,超出了WIND统计的市场平均预期(大约3.7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900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达到了8.9%,比上个月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在各个细分项中 ,实体经济的信贷、政府债券融资和外币贷款的同比增长较为显著 。

其次,实体经济的信贷增加了2.4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1710亿元。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四个因素相关:一是在政策要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背景下 ,银行在季末的冲量效应比去年更为明显;二是6月份5200亿元的特别国债注资到位,完成了国有大行的资本补充,缓解了银行信贷投放的资本限制;三是6月份央行通过两次买断式逆回购 、MLF超量续作等操作为银行体系补充了中长期流动性 ,减轻了银行信贷投放的流动性限制;四是政府主导的项目在6月份集中落地,融资需求集中释放。4月末发改委曾表示,“力争在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全部项目清单 ” 。

再次 ,从结构上来看,居民部门的贷款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比变化不大;而企业部门的变化较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短期贷款大幅增加了4900亿元 ,这既是季末冲量效应的体现,也是结构性工具发挥作用的结果,今年6月份结构性工具(扣除PSL)增加了2018亿元;二是企业的票据融资大幅减少了3716亿元 ,延续了4-5月份的趋势,可能与票据到期较多(票据多为6个月期限,去年12月票据融资大幅增加了约3000亿元 ,对应今年6月到期规模可能较高) 、银行用短期贷款替换票据以兼顾冲量和稳定息差两个因素有关;三是企业的长期贷款小幅增加了400亿元,可能与同期债务置换规模的下降和政府主导项目的融资边际回升有关。

此外,政府债券增加了1.35万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5072亿元。根据WIND的数据,国债、地方政府新增债、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的比例分别为58% 、30%和12%;7月份政府债券融资的基数仍然较低,其同比增长预计将继续改善 ,对社会融资形成支撑;企业债券融资增加了2413亿元,与2022年以来的同期水平大致持平,主要是由产业债支撑 ,而城投债融资继续大幅收缩 。

外币贷款增加了326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1133亿元。我们认为,一方面这是由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美元指数的走弱和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委托贷款减少了40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了816亿元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了1899亿元,同比变化均有限 。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M1。6月份M1同比增长了4.6%,比上个月提高了2.3个百分点。基数较低是原因之一 ,去年同期M1余额仅增加了2.47万亿元,为近五年同期的最低值;即使不考虑低基数的影响,6月份M1的表现也较为强劲 。M1月度增加了5万亿元 ,为近五年同期的最高值。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在政府项目集中落地的背景下,6月份融资的强劲为企业账上带来了大量的活期存款;二是债务置换的影响减弱,微观主体偿还债务消耗的活期存款规模减少;三是在经贸环境不确定、美元指数走弱的背景下 ,外贸企业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结汇规模。7-8月份这些因素仍在持续,M1周期可能继续保持扩张 。

总体来看,6月份信贷社融总量扩张、结构优化 ,M1增速也显示出弹性 ,这对风险资产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 。回顾上半年,实体经济的信贷同比多增了2796亿元 ,社融多增了4.74万亿元,M1增速提高了3.4个百分点,符合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的基调 ,广义流动性已明显改善。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需求侧政策的力度,这将影响下半年广义流动性扩张的持续性,目前有两个较为清晰的线索:一是“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二是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动有效投资 ,这两个线索都是三季度宏观经济的关键。